幼儿园会阻碍孩子的社交能力?
很多父母都觉得,孩子总在家待着容易内向,多出去和同龄人接触接触,以后在社会上才有社交优势,所以早早地就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去了。但是孩子去了幼儿园之后,家长会发现他们多了很多原来没有的毛病,比如对人态度更野蛮,喜欢坐在地上耍赖,发脾气时还会乱扔玩具,等等。
最近小编认为这可不是个别现象。已经有研究发现,上幼儿园虽然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和数学水平,但是却不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行为。甚至,越早上幼儿园的孩子,受到的负面影响越大。你可能觉得,是不是幼儿园的水平太低啊?也不是,很多家庭条件好的孩子,上的都是质量比较高的幼儿园,但他们受到的负面影响反而是最大的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
第一,孩子在幼儿园会感受到慢性压力。压力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?我们体内有一种和压力有关的荷尔蒙,叫皮质醇。正常情况下,一个健康的人每天早上的皮质醇分泌量最多,然后在一天当中慢慢减少,直到睡觉前降到最低。但是皮质醇会受到心理压力的影响,压力越大,分泌的就越多。
加拿大的科学家曾经测量过一群孩子的皮质醇指数,他们发现,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,皮质醇指数比在家的时候要高很多,而且在全天都处于一个较高的状态。而皮质醇水平过高,人的社会行为就会受影响,比如攻击性会增加,或者变得更加多动等等。
这种慢性压力来自哪儿呢?研究者认为,这和孩子的安全感有关。在家里的时候,不管是父母还是爷爷奶奶,都围着孩子转,这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。而到了幼儿园,每个老师得带好几个孩子,精力有限,对孩子的情绪变化不那么敏感,这种忽略会给他带来不安全感。如果幼儿园还时常换老师的话,孩子的安全感就更低了。
另外,皮质醇指数也和年龄有关。孩子在3、4岁的时候,受皮质醇影响最大。在中国,3岁正好是孩子们上幼儿园的年龄,所以这也能解释:为什么很多孩子在入园的时候有很强的焦虑感,而且这段时间也是他们负面社会行为出现最多的时候。
这是幼儿园不利于社交的第一点原因,幼儿园会带来慢性压力。接下来我们看第二点原因,孩子和同龄人接触,不能培养出正确的社交行为。
这个说法好像很反常理,我们都是在和同龄人交往的过程里提高的社交能力,怎么到了孩子这就不行了呢?因为孩子的很多能力都是需要模仿的,和同龄人相处的时候,他们只会有样学样,也分不出学到的行为是好的还是坏的。
比如,在家的时候,孩子和家长分享他的玩具,家长都会表示感谢,或者表扬他。而且孩子也知道,分享的玩具是可以拿回来的。但当他和一个同龄人分享玩具时,他可能得不到任何好处,玩具也很可能拿不回来了。这种经验就教给了孩子一个错误的社交反应。所以,很多家长会发现,上了幼儿园之后,本来还很大方的孩子一下变小气了。再比如,一个孩子在幼儿园发脾气,习惯性地满地打滚。另一个孩子本来没有在地上乱滚的习惯,但他看到之后,发现原来还可以这么发脾气,马上就学会了。所以,家长会发现,孩子上幼儿园不到一个月,吵闹的花样就变多了。
以上就是幼儿园没法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两点原因。那么,该怎么解决这些负面的社交影响呢?文章提出了两点建议。
第一,家长可以选择那些有足够活动空间的小班制幼儿园。有研究发现,给孩子带来压力最小的幼儿园环境是孩子少于15个人,老师少于4个人的时候。如果幼儿园的空间足够大,也可以有效减少孩子的压力感。虽然这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的,但是家长们可以多考虑一下那些家庭式的幼儿园,而不是非得去大型的名牌公立幼儿园。
第二,选一位有爱心,能给孩子足够安全感的老师。老师除了能给孩子安全感之外,还能及时对不合适的行为进行劝诫和引导,让孩子知道什么才是对的。家长也要和老师保持沟通,多多观察老师如何引导孩子,和孩子的关系怎么样,等等。
当然了,虽然说越早上幼儿园,对孩子社交的负面影响越大,但我们也要看到,孩子和同龄人的交往是他成长的必经之路。而且幼儿园对提高孩子的独立性和认知能力,是有很大好处的。所以,这篇文章主要是想提醒各位家长,不要以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,他们的社交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。毕竟,父母才是提高孩子社交能力的最关键因素。
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,如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-
深圳变色龙设计,核实之后我们尽快处理